Tuesday, May 06, 2014

2014城市遊牧影展:音樂塑造最非常的社會與身體想像

文/Bruce 趙士麃 (文化研究與文字工作者)

一向是獨立音樂電影指標的遊牧影展,今年又開創新的創舉,當大家都在徵件電影短片、微電影等比賽,城市遊牧影展首度開創第一個非官方的MV音樂獎項競賽,話說應該也沒有太多人記得金曲獎的最佳音樂錄影帶獎項吧?今年的MV獎項評審,更邀請到創作歌手張懸、電影製片人黃江豐以及BARK音樂雜誌主編郭心芯共同評選,所選出的作品將於2014年5月9日開始的城市遊牧影展播放。影後邀請BARK雜誌主編與入圍MV導演於映後舉辦分享會,並在影展閉幕時頒獎。影展舉辦期間同時於西門舞廳舉辦「回到紅包場」電音搖滾開幕趴。

今年影展的音樂主題大體以反抗、踰越/愉悅、身體超脫為關鍵字,從黑膠到街頭、龐克到重金屬、男身到暴女,都可以看到音樂如何塑造身體賦權(empowerment)並且將個人的「通常」生活,轉變為集體的「非常」生活。

一向反主流意識與厭世自殺等形象劃上等號的黑金屬音樂,於80年代崛起、90年代轉進北歐再度蔚為風潮。紀錄片《暗黑重金屬》(Until The Lights Take Us)便是電影團隊移民至挪威長達兩年的深度探訪,將鏡頭拉回90年代一連串的自殺、謀殺與反宗教的金屬音樂轉型背景,並且直探黑金屬如何與死亡、瀆神、納粹等地下文化呼應,因而使這帶有社會主義概念的激情音樂沾染了許多誤解與神祕。

不同於男性為主的黑金屬,另一波關於女性意識的則屬龐克音樂,興起於90年代。論音樂風格,「油漬搖滾」之於男性,就如同「暴女龐克」之於女性,而暴女龐克曲風的領導人物非凱瑟琳.漢娜莫屬。《龐克女力》(The Punk Singer)記錄了凱瑟琳搖滾歌手的身份之外,還獨立創辦深具女權影響力的「暴女雜誌」(Riot Grrrl Zines)。在這部記錄片中,邀請到搖滾女英雄Joan Jett、音速青春樂團主唱Kim Gordon,以及其他搖滾界名人共同探究凱瑟琳對音樂與社會性別角色的影響。

接著,電影《暴力蜜桃自爆秀》(Peaches Does Herself)則是將後龐克與酷兒運動結合,藉由跨藝術平台的媒介,混合不同的表演形式,將音樂劇場結合變裝裸體秀,道出展演身體的性別認同如何引領加拿大酷兒文化與性解放,並在德國柏林赫貝爾劇院的舞台上,首次創造了這齣令人嘆為觀止的變裝舞孃音樂劇「暴力蜜桃自爆秀」,音樂家暴力蜜桃同時被影展界喻為酷兒與性解放界的「碧娜鮑許」。

除了音樂與社會的關係,音樂人本身的創作動機與心靈狀態,也在《陌路搖滾兄弟情》(Mistaken For Strangers)中有深刻的探討。曾經來台演出的「國民樂隊」(The National)是《飢餓遊戲:星火燎原》電影歌曲〈Lean〉的創作團隊,2008年他們著名歌曲〈Fake Empire〉更是當年歐巴馬競選宣傳影片的配樂。陌路搖滾兄弟情是一部「國民樂隊」天團主唱麥特與「魯蛇」電影工作者弟弟湯姆兩兄弟之間關係的紀錄片,弟弟隨著明星哥哥的巡迴演出而幫忙拍攝紀錄片,在此之中兄弟間的摩擦在鏡頭下表露無遺,更藉由這個機會深層地剖析個人的創作欲望,理想與挫折。


而喜愛嘻哈的影迷們也別錯過《重量級黑膠》(Our Vinyl Weighs a Ton)這部直探嘻哈神聖殿堂「擲石唱片」(Stones Throw)的紀錄片。著名的饒舌歌手兼唱片製作人肯伊‧威斯特曾讚譽擲石唱片的創辦人DJ花生醬野狼 (本名:克里斯‧馬納克) 為「眾人的靈感來源」,這部影片詳細記錄了撐起整個嘻哈地下文化族群的傳奇人物,以及他對後世嘻哈音樂無可抹滅的世代影響。

本次影展的閉幕片為釜山影展最佳紀錄片《雅加達人生三重奏》(Jalanan),影片記錄印尼雅加達街頭音樂人的「詩意/失意」的生活。不但收錄了街頭音樂人的優美吟唱,描述大都會邊緣生活的原創歌曲,也描寫他們令人咋舌的極端生活環境。這些街頭的邊緣故事展現強韌的音樂人精神與意志,同時也在音樂街頭生活之中質疑主流社會逐漸變質的價值觀。

作者/趙士麃 (Bruce)

除了專欄寫字也做劇場、電影,不希望輕易被歸類。台大新聞與畢,輔大英文與社會學雙主修。曾旅居瑞典修讀視覺文化,執著於旅途中的人事物,著迷文化的穿透與形塑,相信一切交錯必有意涵。
(本文首度刊載於全新改版第九期《BARK樂是浮生錄》HOPE Issue )